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。今天我们来浅聊一下食用油。
物美价廉的大豆油是我国消费量比较高的一类油品。但是长期以来,大豆原料依赖进口、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仅有31%的情况,严重制约着我国“油瓶子”的稳定。所以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,也明确提出要“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”,带动大豆扩种提产。
不过要是有关注油料产业的朋友,其实会发现除了支持传统的原料作物发展,这些年茶籽油、核桃油等草本植物油与木本植物油也快速成长起来,发挥出重要的替代作用。而油莎豆作为一种单产量比肩玉米,远高于大豆、花生等作物的草本油料,更是有行业人士将其认为是替代进口大豆的战略作物。
随着这些年上游种植业加快对油莎豆进行试种引进和种植技术推广,中游的加工也紧跟着开始了榨油工艺方面的攻关。
今年三月,“油莎豆制油加工示范生产线”项目在河南进行了现场观摩评价。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预处理膨化和亚临界低温萃取等技术,油莎豆的出油率相对更高,得到的食用油莎豆饼粕还能进一步实现高效的综合利用。同时,在产学研协作下,用于油莎豆油加工的生产线进行了优化升级,并在企业中完成了涵盖预处理、膨化、压榨、亚临界低温浸出、精炼生产线等环节于一体的示范生产。
新项目、新技术取得突破,这对油莎豆油产业化具有重大意义。但是未来,油莎豆是否真的能够成为替代进口大豆的战略作物呢?我们拭目以待。